熱融保麗龍毒氣飄 基市議員要回收場停工
基隆市東光路上某資源回收場熱熔處理回收保麗龍,再製利用,熱熔過程卻飄出嗆鼻氣味,周遭住戶難忍,「住戶一直反映每天早上、傍晚都會聞到嗆鼻的塑膠味,聞久還會頭暈。」回收場附近社區主委代為向基隆市議員韓良圻陳情。韓推估難聞保麗龍氣味至少影響鄰近1000戶住家,要求該場停止運作、且遷離住宅區;環保局並未派員前來會勘。
據蔡姓回收業者表示,該場主要處理基隆魚市場、家戶的廢棄保麗龍,「魚市場的保麗龍大概每天10點前就會送來,家戶保麗龍則在下午4點左右送來。」業者以熱熔方式將保利龍熔成發泡塑膠球,以利後續再生利用,日處理量達500餘公斤,
某社區距回收場約僅有短短100多公尺,社區主委表示,住戶一直聞到類似塑膠、阿摩尼亞的刺鼻味,「長期聞,對身體應該不好吧!」透露住戶憂心。
韓良圻表示,一般而言,要做保麗龍熱融處理都要遠離住宅區,東光路上的回收場卻鄰著不少住家,光是方圓300公尺內就有翠峰山莊大概就有100多戶,信義大街、一品特區也分別約有400戶、100戶,包裝材料再加上零星住戶200、300戶,加起來大概1000戶;韓強調,在回收場選點不妥、又仍持續運作的情況下,信義區居家生活品質、空氣品質都會大受影響。
據韓良圻了解,該場已在這地點運作了幾年,近幾個月有相關單位會勘過2次,勸他們遷離住宅區,但都未果。今韓強烈要求業者停廠、不得運作,且搬離住宅區。
蔡姓業者回應,自己僅是業務承包廠商,也才剛運作三個月;回收場地是環保局的,過去曾建議環保局將回收場搬到天外天焚化爐,但礙於環保局場地不足,會持續與環保局協調討論。
基隆市環保局局長賴煥紘坦言,熱融作業在102年前本是在環保局回收場執行,直到業者承包後才搬遷到現址;至於搬到天外天焚化爐是否可行?賴表示,曾與業者談到,但「可能是」天外天的場地點較偏僻,業者搬遷意願不高,雙方未談攏。
既然周遭住戶保麗龍製造廠有反映,賴希望業者「順應民意」,可選擇遷回環保局場地,或搬至天外天焚化爐,亦可自己另覓新點作業。
出處聯合新聞網
留言
張貼留言